網頁

2010年7月7日 星期三

右勢至左文殊同




--12--尼泊爾 佛教徒大多認為--[大勢至菩薩降服了 大自在天 。]-- --13大勢至菩薩--大勢至,梵名 Mahā-sthāma-prāpta,音譯摩訶娑太摩鉢跢。意譯作「得大勢」、「大精進」。略稱勢志菩薩、勢至菩薩。此菩薩以智慧光普照一切,令眾生離三塗,得無上力;又彼行時,十方世界一切地皆震動,故稱大勢至。與觀世音菩薩同為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之脅侍,世稱西方三聖。首楞嚴經卷五念佛圓通章謂,大勢至菩薩於因地時,以念佛心入無生忍,故今攝此娑婆世界之念佛眾生,歸入淨土。又依悲華經卷三載,當阿彌陀佛入滅後,由觀世音菩薩補其位;觀世音入滅後,則由大勢至補處成佛,掌握化權,號善住珍寶山王如來。  關於其形像,據觀無量壽經載,其天冠中有五百寶花,一一寶花又有五百寶臺,每一寶臺皆現十方諸佛之淨妙國土相;頂上之肉髻如頭摩花,肉髻中安置一寶瓶;其餘身相則與觀世音菩薩大同小異。又據阿唎多羅陀羅尼阿嚕力品載,二菩薩俱呈純金色白燄光,右手執白拂,左手執蓮花,大勢至之身形較觀世音小。於密教現圖胎藏界曼荼羅中,位於觀音院內列上方第二位,全身肉色,左手持開合蓮花,右手屈中間三指,置於胸前,坐於赤蓮花上。密號持輪金剛,三昧耶形為未開敷之蓮花。〔大阿彌陀經卷上、悲華經卷二、法華經玄贊卷二、陀羅尼雜集卷一、大日經疏卷十三〕大勢至菩薩 ( 梵文 :महास्थामप्राप्त,Mahāsthāmaprāpta),又稱 得大勢至菩薩 , 大精進菩薩 及 大勢至法王子 ,簡稱 勢至 。西方極樂世界 阿彌陀佛 的右脅侍者,八大菩薩之一,因以念佛修行證果,被凈土宗奉為法界初祖,是與 文殊菩薩 、 普賢菩薩 、 地藏王菩薩 齊名的大菩薩。 大勢至菩薩跟 觀世音菩薩 是阿彌陀佛的右左輔弼,合稱「西方三聖」。據《 觀無量壽經 》,祂恆念阿彌陀佛,以智慧之光普照一切,使人得到無上力量、威勢自在,接引眾生往生淨土。 按 藏傳佛教 的一般說法, 大勢至菩薩 以 神通 力聞名,號稱「大勇」,現憤怒相時為 金剛手菩薩 ,跟代表大悲的 觀世音菩薩 和代表大智慧的 文殊菩薩 一起,為密教最受尊崇的三大菩薩之一。另一說認為金剛手菩薩為 普賢菩薩 之 化身 。唐天竺沙門般刺密諦譯《大佛頂首楞嚴經·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》:「大勢至法王子,與其同倫五十二菩薩,即從座起,頂禮佛足,而白佛言:我憶往昔恆河沙劫,有佛出世,名無量光。十二如來,相繼一劫。其最後佛,名超日月光,彼佛教我念佛三昧。譬如有人,一專為憶,一人專忘,如是二人,若逢不逢,或見非見。二人相憶,二憶念深,如是乃至從生至生,同於形影,不相乖異。十方如來,憐念眾生,如母憶子。若子逃逝,雖憶何為?子若憶母,如母憶時,母子歷生,不相違遠。若眾生心,憶佛念佛,現前當來,必定見佛,去佛不遠。不假方便,自得心開。如染香人,身有香氣,此則名曰香光莊嚴。我本因地,以念佛心,入無生忍。今於此界,攝念佛人,歸於淨土。佛問圓通,我無選擇。都攝六根,淨念相繼,得三摩地,斯為第一。」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 》記載大勢至菩薩與 觀音菩薩 同為阿彌陀佛西方極樂淨土的候補佛。 《 大佛頂首楞嚴經 》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里記載,大勢至菩薩是修念佛法門而成就的。祂現在在無邊世界攝受引導一切念佛眾生往生西方。 《 悲華經 》中說過去有位 轉輪聖王 ,大太子是觀世音菩薩,二太子是大勢至菩薩,三太子是文殊菩薩,四太子是普賢菩薩。後來,轉輪聖王修行成佛,即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,觀世音和大勢至成為父親的左右脅侍,父子成為「西方三聖」 --14--文殊師利菩薩--文殊菩薩 ( 梵文 :मञ्जुश्री[Mañjuśrī]),即 文殊師利 或 曼殊室利 ,佛教 四大菩薩 之一, 釋迦牟尼佛 的左脅侍菩薩,代表聰明智慧。因德才超群,居菩薩之首,故稱 法王子 。文殊菩薩的名字意譯為「妙吉祥」;Mañju 文殊或曼殊,意為美妙、雅緻、可愛,śrī 師利或室利,意為吉祥、美觀、莊嚴,是除 觀世音菩薩 外最受尊崇的大菩薩。 文殊菩薩和 普賢菩薩 為釋迦牟尼佛的左、右脅侍,他們一起被稱為現在 娑婆世界 的「 釋迦三尊 」。文殊也是 八大菩薩 之一 根據《 首楞嚴三昧經 》,文殊師利菩薩過去早已成佛,名為龍種上尊王如來 [1] 。其指導弟子很多也已成佛,所以經中常稱祂為佛母、諸佛之師。但為方便教化,利益眾生,現乃倒駕慈航,化作菩薩,一方面協助釋迦牟尼佛弘法利生,一方面與 普賢 、 觀音 、 地藏 聯合普度眾生。佛在《放缽經》中說:「今我得佛,有三十二相,八十種好,威神尊貴,度脫十方一切衆生者,皆文殊師利之恩,文殊師利本是我師。過去無央數諸佛,皆是文殊師利弟子,當來成佛者,亦是其威神勢力所致,譬如世間小兒有父母,文殊者,佛道中父母也。」 《聖無動尊經》中說:「妙吉祥菩薩是三世佛母,故名文殊師利。」 智慧利劍 般若波羅蜜 在佛教中地位極為重要,其意義就是智慧救度出離苦海, 玄奘 所譯《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經》中,把 般若 比喻作能斬斷 金剛 的利器,文殊師利就是智慧的化身,祂自己的非凡成就以及教人成佛之豐功偉業,無不是憑藉著 智慧 這把利劍。學佛者無不祈望深入經藏,智慧如海。只有修智慧,才能明是非,除 十惡 ,修 十善 ,離塵垢,凈性體,度有情,入 涅槃 。而這把利劍,就是透過 五蘊 ,照見 空性 ,色空不二,有無圓融,一行三昧,常樂我凈。 閻浮化生 在《佛說文殊師利 般涅槃 經》中,佛告跋陀波羅:「此文殊師利有大慈悲,生 舍衛國 多羅聚落梵德 婆羅門 家。其生之時,家內屋宅化如蓮華,從母右肋出,身紫金色,墮地能語如天童子,有七寶蓋隨覆其上,詣諸仙人求出家法,諸婆羅門,九十五種諸論議師,無能酬對,唯於我所出家學道。…… 住 首楞嚴 定,以此 三昧 力,出現於十方,於佛滅度後,五千四百歲,於其本生處,示現入涅槃。」又據傳說,預知釋迦牟尼佛將在 倫比尼 園出世,而當時 尼泊爾 ( 加德滿都 )還是一片荒涼沼澤地,於是文殊菩薩慈悲為懷,不避艱辛,提前二十餘年,率領弟子數十人,由五臺山至 尼泊爾 ,移山填沼建造城池,以迎接偉大佛陀降臨人間。 文殊菩薩形像,一般為天衣天冠,頂結 五髻 ,表佛 五智 ,手持寶 劍 ,象徵智慧,以智慧劍斬煩惱結。(或手持 如意 ,象徵智慧成就。)駕乘 獅子 ,表示威嚴猛厲、所向披靡、無堅不摧、戰無不勝。 《般涅槃經》云:「若聞文殊名,或見形像者,百千劫中不墮惡道。若稱念文殊名,設有重障者,不墮 阿鼻 極猛火處,常生他方清凈國土,值佛聞法,得 無生忍 。」 五字真言 文殊菩薩五字真言 嗡阿剌吧札那締 (梵文 अरपचन Arapacana)文義弘深,殊妙奇特。《 金剛頂經 曼殊室利菩薩五字心 陀羅尼 品》曰:「若善男子或善女人,有能受持此陀羅尼者,即入如來一切法平等,一切文字亦皆平等,速得成就 摩訶般若 。纔誦一遍,如持一切八萬四千 修多羅 藏。…… 汝今善聽,諦思惟之:阿者是無生義,囉者清淨無染,離塵垢義;跛者亦無 第一義諦 ,諸法平等;者者諸法無有諸行;娜者諸法無有性相,言說文字皆不可得。以娜字無性相故,者字無有諸行。者字無有諸行故,跛字無第一義諦。跛字無第一義諦故,囉字無有塵垢,囉字無有塵垢故,阿字法本不生;阿字法本不生故,娜字無有性相。汝知此要,當觀是心,本來清凈,無可染著,離 我 、 我所 、分別之相。入此門者,名 三摩地 ,是真修習。當知是人, 如來 印可,功德殊勝。 一行三昧 文殊師利菩薩慈悲為懷,欲向人們介紹「一行三昧」修持方法,故來問釋迦牟尼佛,讓佛祖金口親為解釋。《文殊師利所說摩訶般若波羅蜜經》卷下(大正藏8·731a):文殊師利言:「世尊,云何名一行三昧?」佛言:「法界一相,繫緣法界,是名一行三昧。若善男子、善女人,欲入一行三昧,當先聞般若波羅蜜,如說修學,然後能入一行三昧。如法界緣,不退不壞,不思議,無礙無相。善男子、善女人,欲入一行三昧,應處空閑,捨諸亂意,不取相貌,繫心一佛,專稱名字。隨佛方所,端身正向,能於一佛念念相續,即是念中,能見過去、未來、現在諸佛。何以故?念一佛功德無量無邊,亦與無量諸佛功德無二,不思議佛法等無分別,皆乘一如,成最正覺,悉具無量功德、無量辯才。如是入一行三昧者,盡知恆沙諸佛、法界,無差別相。阿難所聞佛法,得念總持,辯才智慧於聲聞中雖為最勝,猶住量數,則有限礙。若得一行三昧,諸經法門,一一分別,皆悉了知,決定無礙。晝夜常說,智慧辯才終不斷絕。」--- 在《華嚴經入法界品》,彌勒菩薩對善財說:文殊大願,非餘無量百千億那由他菩薩之所有。其行廣大,其願無邊,出生一切菩薩功德,無有休息。常為無量諸佛之母,常為無量諸佛之師,教化成就一切眾生,名稱普聞十方世界。在大乘佛教裏,文殊是諸菩薩上首,常與普賢侍佛左右,所有的佛弟子,都把文殊當成智慧的化身,如說般若為諸佛之母,文殊為七佛之師。常見的文殊相,頂有五髻,表示五智無上無得之相。五智:法界體性智、大圓鏡智、平等性智、妙觀察智、成所作智。左手執蓮花,花中安放《般若經》一部,表示般若一塵不染,如大火聚,四面不可觸,觸之即燒。右手執寶劍,表示大智,能斷一切無明煩惱,喻金剛寶劍,能斬群魔。或坐蓮花台,表示清淨,或乘獅子或孔雀,表示威猛。 常見的文殊菩薩相,頂有五髻,表五智:法界體性智、大圓鏡智、平等性智、妙觀察智、成所作智。左手執蓮花,花中安放般若經一部,表般若一塵不染。右手執寶劍,表大智能斷一切無明煩惱。此菩薩或坐蓮花台表清淨;或乘獅子或乘孔雀表威猛。 有一次,文殊對大眾宣講大乘空義,說:「不用見佛,不用求法。」 「不用見佛」者,能見的是肉眼,所見的是三十二相的應身佛。應身佛不是佛的真身,佛的真身是法身;真見佛者是見法身佛。然見法身之時不是以肉眼見,是以慧眼見法身如來;慧眼見一切相空即見法身如來。故文殊說:「不用見(應身)佛。」 「不用求法」者,法即實相法。有能求法的是第六識的妄心,以虛妄的心怎可求到真實之法?彼此相違故。惟有以真實心才與真實法相應。如何是真心?把虛妄的心空掉,當下就是真心。真心無相,實相法亦無相;無相與無相合一,如水合水,無有彼此。心就是法,法就是心,心法一如。既無能求法之心,亦無所求之法,故文殊雲:「不用求法。」








                  
 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
 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               
 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

 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

沒有留言: